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新闻
3  4  
2版
感受村城发展魅力
花园田氏医院: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花园项目获二等奖
“护”你健康
“士”展风采
早桃上市采摘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花园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硬实力强基 软环境提质
花园田氏医院: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
2025-05-13

    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花园村,一座以“精骨科 大综合”为特色的现代化医院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作为二级甲等骨科医院,花园田氏医院已然是全国农村最大医院,近年来,花园田氏医院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先进医疗设备升级、就医环境优化改善、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三大领域持续发力,用实干书写着“花园田氏 关爱倍至”的办院宗旨。

    先进医疗设备升级

    筑牢诊疗技术“硬支撑” 

    走进花园田氏医院放射科,放射科医生杨斯蓉正专注地盯着64排128层螺旋CT机的成像屏幕,高清画质下,患者的病灶细节清晰可见。“以前的老旧设备可检查的项目不多,出图较慢,现在新的CT机就像给医生装上了‘高清放大镜’,画面更亮更清晰,出图也更快了,大大提升了诊疗精确度,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30%。”她的感慨正是医院硬件设备迭代升级的生动注脚。 

    近三年来,花园田氏医院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大型医疗器械采购,一场围绕“设备高端化、诊疗精准化”的革新悄然展开。自2023年以来,64排128层螺旋CT机、GE DR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德国艾克松超高清内窥镜等“影像天团”相继落户,让早期肿瘤筛查、心脑血管病变诊断等复杂病例的检出率大大提升。

    “智微天眼”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引进,更是一改以往“徒手操作”模式。在计算机导航术中定位的帮助下,机械臂比人手定位更加准确稳定,让手术精细操作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以前做复杂骨折手术,医生全凭经验和手感,现在机器人辅助定位,就像给手术加了‘导航系统’,突破了医生脑、眼、手的局限,术后患者创伤小、恢复也更快。”花园田氏医院副院长、脊柱躯干外科主任陈叶海介绍道。

    急诊急救能力的提升同样亮眼。就在今年3月,一辆配置了除颤监护仪、转运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先进设备的奔驰急救车正式入列,车内负压隔离舱、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等“硬核”配置,让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实现无缝对接。“就在这两天,我们用这辆新车成功抢救了一位男性患者,从接到患者到完成首次除颤仅用了3分钟,设备的先进性功不可没。”急诊科护士长陈小红说。

    硬件升级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拓展了诊疗服务的边界。放射科主任蒋兴德指着正在改造的磁共振机房介绍:“新购买的西门子3.0T磁共振设备很快就要到位了,我们的早期病灶检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以前需要转诊到市区的病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即将到位的五官科——如意OCT设备,也将填补区域眼科精准诊疗的空白,让眼病患者无需长途奔波。

    就医环境优化改善

    打造温暖舒适“软空间” 

    穿过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导视系统上清晰的科室分布、就诊流程指引一目了然。2021年,花园田氏医院斥资5000万元启动门诊大楼升级改造工程,门诊大厅设立超大LED显示屏,方便患者准确了解医生专家的坐诊信息,并扩容了候诊区域、增设了智能叫号系统,更在细节处融入人文关怀——候诊区的沙发柔软舒适,门诊二楼配备了母婴室,无障碍直梯直达各诊疗区域。

    “以前来看病还有点找不到,现在跟着导视牌走,再也不用来回问人了。”前来复诊的花园村渼陂下小区邵大爷说。在“创二甲”过程中,花园田氏医院还对健康标识、整体导视系统进行了系统性改造,数百块标识牌精准覆盖全院,从门诊到住院部,从检查室到电梯间,患者只需“按图索骥”即可轻松完成就诊。食堂的升级更是赢得患者点赞,明厨亮灶,营养套餐,让住院患者和家属吃得放心、吃得舒心。“以前食堂空间小、选择少,现在食堂设施齐全,病号餐种类丰富、口味也多种多样。”陪母亲住院的李女士说。

    医疗核心区域的改造同样彰显品质。不久前,医院手术室完成数字一体化升级,新手术中心布局规范,环境整洁明亮,不仅优化了手术室工作流程,还对各项诊疗设施、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莱卡显微镜、美国GE CB机等,让每一台手术都成为精准与安全的典范;近期,胃肠镜室也经过整体装修,3套全新内镜清洗槽、3吨级纯水设备搭配奥林巴斯支气管镜,将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水平推向新高度。“现在内镜检查的舒适度大大提升,清洗消毒流程更规范,患者的信任度也更高了。”内科病区主任朱晓宇说,环境的改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

    花园田氏医院还在住院大楼二楼增设了康复训练区,并配备了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超声脉冲导入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多种设备。多名患者正在康复医生及护士的帮助下接受复健训练,细心、用心的辅助为就医过程增添了一丝温暖的底色。“我们不仅要治好病,更要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康复科副主任金英豪说。

    人才队伍引进培养

    激活学科发展“源动力” 

    在硬件环境“硬实力”稳步提升的同时,花园田氏医院深知,人才才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医院以“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目标,构建了立体化的人才战略体系,让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我们打破地域限制,依托花园集团和医院优厚的人才政策和待遇,引进原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先后在脑科、首保科室工作,专注内科疾病诊治多年,对中老年人健康风险筛查、慢性疾病健康管理和早期干预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专家孟小庆,今年还会陆续迎来一些新的医生。”花园田氏医院办公室主任李兰芳介绍道,医院依托花园集团和东阳市政府优厚的人才政策,不仅为各类医疗高端人才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薪酬,还配套全新的酒店式公寓宿舍,并给予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持,此外,可以按东阳人才购房券标准,1:1配套享受15万元至100万元的人才购房券,落户花园的还享受村民30多项福利待遇。目前,花园田氏医院已拥有高级职称35人,包括正高7人和副高28人,正不断构建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精英医疗团队,为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花园田氏医院还积极打好“引留育用”人才组合牌,建立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组织相关科室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为中高级职称评审打牢坚实基础;通过“青年骨干培养计划”等项目,将优秀医师、护士派往上海长征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每月院内还组织专家开展业务支持培训,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等等。

    人才的集聚带来学科的突破。目前,花园田氏医院正朝着“精骨科 大综合”的方向不断前进,全面做精做强骨科专科医疗技术,现有上肢足踝、髋膝关节、手足显微、脊柱躯干等四个病区,其中脊柱躯干外科是金华市社会办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陈叶海2023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内科也在主任医师楼小英带领下成长进入快车道,硬件设施投入、学科建设与交流、综合实力与影响力等均有了较大提升;中医科则在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东阳市名老中医杜济民学术经验传承人以及扶正衡通疗法创建人、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杜旦锋持续建设下,不断扎实诊疗基础,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各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都在深度融合。

    “硬件设备是基础,环境改善是保障,人才队伍才是核心。这三年的投入,不仅提升了诊疗能力,更让我们看到了花园及周边老百姓对优质医疗的迫切需求。”花园田氏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周巧旦表示,医院将继续深耕骨科专科优势,拓展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打造区域性骨科医疗中心,让更多群众获得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暮色降临,病房里暖黄的灯光次第亮起,护士站传来轻柔的问候声。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服务,花园田氏医院的每一处改变,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守护。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扎根美丽村城的花园田氏医院,正以人才为笔、以创新为墨、以生命为根,在守护百姓健康的画卷上,书写着更加绚烂的篇章。(吕可勤)

    图为花园田氏医院风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新闻 综合新闻 00002 花园田氏医院: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 2025-5-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