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通讯、交通如此发达,是我们的幸运。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今的年轻人很难体会到从前“慢时代”思念的滋味了,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思念如一杯红酒,从前的人们一点点品咂,让思念的滋味从舌尖、味蕾抵达内心深处;而如今的人们则是一饮而尽,来不及回味思念的滋味。这样说来,他们遗失了一份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很慢,想见一个人要经过漫长艰辛的跋山涉水,想收到一封信需要十天二十天的苦苦等待。现在是个立等可得的时代,思念某人可随时手机视频,跟面对面交谈没什么两样。如果想亲密相拥,坐上飞机或者高铁即可飞越千里,只需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来到思念之人身边。所以从前人们所说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到底是什么滋味,现在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些幽微美好细腻的感情,就像是一枚回味无穷的果实,让人品尝到多层次的丰富滋味。 从前的思念,有味有香,有形有色。从前的思念是酸酸的,酸中又带着微微的甜;从前的思念是芬芳的,芬芳中有淡淡的惆怅;从前的思念是千山万水的守望,是跨山跨海的抵达;从前的思念是蔚蓝的,就像海一样深沉,冷色调的思念中泛着暖意。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亲历了通讯、交通的飞速发展过程。我体验过“慢时代”的思念,也享受过当今时代赐予的便捷。不过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体验过思念的感觉了。有人说,想要感受一下思念的源头,最佳去处是火车站、飞机场这类的地方。可是你会发现,如今这些地方很难看到惜别的场面,没有了十八里相送的挽留,没有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怀——因为思念不那么重,所以离别不那么伤。记得以前的车站、码头之类的地方,每个角落都有一首别离诗,催人泪下;离别的故事都各不相同,但人们的表情是一样的。我记得从前有一次,我躲在车站的角落里观察来来往往的人,觉得那样的场面真让人动容,简直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从前的思念,那么痛,那么苦,那么酸,那么涩,那么甜,那么美……(马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