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流量”红利已开始释放。作为村民的后花园,天香湾内桃花盛开、樱花烂漫,周末游客量明显增多,大多是从东阳市区自驾过来的。“以前从市区到花园村至少40分钟,现在走高速省了一半时间。”一位拖家带口前来赏花的游客说。 这几年,红木产业虽没有之前火爆,但许多从业者依然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批发商、消费者,来花园村越来越方便,生意只会越来越好。”新轩红木负责人方明亮说,花园红木家具城作为花园红木产业链的销售终端,物流成本下降的优势逐渐显现。 公共服务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城市优质资源,这样才能让花园村变得更好、村民更幸福。”在邵钦祥看来,这是对外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 去年,东阳花园田氏医院正式被评为二级甲等骨科医院,不仅引进了数台64排螺旋CT,建成两幢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还将骨科手术机器人运用于临床;花园外国语学校和花园高级中学的教育硬件不断提升,每天有20多位外籍教师在校授课;新建的花园人民体育广场增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拥有如此完整的公共服务配套,全国范围的村一级单位中也不多见。 作为“村域小城市”,花园村既要承接城市人口和消费外溢,又要改善农村条件留住乡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这正是花园村“成长”的象征。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认为,花园村将城市优势与村集体经济优势有机叠加,将更具吸引力。 夜幕降临,位于花园村中央的吉祥湖,一大圈霓虹灯带亮化工程秀出湖景,与音乐喷泉、摩天轮以及高层建筑的灯光融为一体,宁静的夜色顿时有了动感与生机,村民们来到湖边的圆形舞池跳舞,走上文化舞台唱歌,欢声笑语在村中回荡。 邵钦祥仍在加班,在他桌上摆着年初制定的花园十一件大事,即将逐一实施:建设连接高速互通的共富大道、打造天香湾花海体验中心、举办首届花园农民节、新建更多公共充电桩站点…… 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花园村或许只是盆景,但它的成功经验却是一颗种子,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也将由此孕育出更多“花园”。(金梁 傅颖杰 金光强 王江红 陈勇) (刊于2025年3月30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