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科技”到“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 写在花园村二十年后蝉联“十大名村”殊荣之际
从“高科技”到“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
写在花园村二十年后蝉联“十大名村”殊荣之际
12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上,6.5万常住人口在此安居乐业,3050家个私工商户遍地开花,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2万元……这里是中国第一村、农村第一城、共富第一村——花园村,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
前不久,在2025第三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课题组结题发布2024/2025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暨十大名村研究成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以CPPC96.52的成绩居榜首,再度荣登全国第一。
同时,课题组把花园村以及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新市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四川省彭州市龙门镇宝山村等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前十的村庄,单列为2025“十大名村”典型索例,这标志着花园村二十年后蝉联“十大名村”。
早在2005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花园村就以“高科技”品牌首次获评“中国十大名村”,当时评选聚焦的是村庄经济发展成就,涵盖农村改革、集体经济、生态旅游、科技创新等不同发展模式。二十年来,花园村以实施“千万工程”为契机,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跨越蝶变,从当年的“高科技兴村”到如今的“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千万工程”开启花园新征程。2003年6月11日,“千万工程”启动后第六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就莅临花园村考察,高度评价花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并称赞“花园真好”,要求先富起来的花园村做好带头示范,带动更多的村庄共同富裕。20多年来,花园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领头人邵钦祥带领下,坚定立足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心,经过2004年10月和2017年3月两次“一村并九村”,通过“先富带后富、强村帮弱村、共富更要共享”方式,带领18个村深入推进实施“千万工程”,成为了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未来乡村优秀村、共同富裕先行村。如今,浙江省“千万工程”展示馆就坐落在花园村。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是花园村发展变化最大、经济发展最好、产业提升最快的二十多年。20多年来,花园村坚持工业强村,带动农民先富起来;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基础,让村民安居乐业;坚持普惠共享,高标准建设“村域小城市”;坚持以治理有效为保障,党员干部带头“奉献、公正、公平、公开”;坚持深化改革试点,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完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村到城的华丽转型,走出一条“以工强村、以商兴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
特别是近年来,花园村积极抓住全省唯一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等机遇,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坚持党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齐抓共建,实现了居住环境城市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社会治理数字化。2023年8月,花园村在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课题组结题发布的《2022/2023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重点名录研究报告》中首次荣登全国第一。
“千万工程”的实施,促进花园产业格局实现了从单一传统产业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的转变,形成了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五大主导产业,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全村目前拥有上市企业(含被收购)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让村民实现了就业不出村、就医不出村、就学不出村、办事不出村、金融不出村、旅游不出村等。2024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2万元。
据介绍,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课题组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科普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情报网提供数据支持,而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是国内评价村庄发展的权威指标之一,涵盖村庄发展、共富、生态、融治、文明、口碑六项核心指标,权重分别为20%、20%、15%、15%、15%、15%,通过千余个村庄样本对标评价产生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