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实践路径 花园外国语学校承办东阳市“2026年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与备考联合研训活动”
共探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实践路径
花园外国语学校承办东阳市“2026年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与备考联合研训活动”
10月21日至22日,花园外国语学校承办由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举办的“2026年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与备考联合研训活动”,汇聚全省科学教育精英,围绕新教材教学与中考备考策略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索科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
中考复习,课堂是主阵地。如何打造高效、精准的复习课堂,是共同关注的焦点。花园外国语学校教师熊飞执教《模型建构:溶液浓度监测仪——探究溶液浓度与电阻的定量关系》,以“盐溶液浓度监测仪”为项目载体,融合电学与溶液知识,构建“需求—方案—建模—验证”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模型建构,完成从问题提出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课堂中,学生自主优化测量方法,运用等效替代法提升实验精度,展现出良好的科学思维与工程技术素养。而慈溪育才中学教师黄铖益则带来《电路探秘:AI摄像仪暗盒破解》,以侦探情境贯穿课堂,通过“线索采集—数据分析—真相推导”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设计电路、测量电阻、推导暗盒结构,在真实任务中深化对电路规律的理解。课程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基础巩固,又有思维拓展,充分体现“做中学”理念。
专家讲座环节,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科学教研员黄鹏飞作《指向探究实践的初中科学教学与测评设计》的专题报告,以PISA科学素养框架为基准,对比2015年与2025年科学测评维度的演变,提出科学教学应聚焦四大关键能力:科学解释现象、评价与设计探究、解释数据与证据、运用科学信息决策。他指出,测评设计应重视科学方法的融入,如控制变量、模型建构与操作性定义,推动命题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实现科学探究与技术工程实践的双轨并进。
浙江省教育学会初中科学分会副秘书长、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员葛新福则以《新教育 新课程 新评价:科学命题、评价与实践》为题,结合教师实验技能大赛案例,阐释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策略。他强调,要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融合正向与逆向思维,真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他指出,教师应着力设计能激发思维冲突的真实任务,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证据—形成结论”的完整科学实践链条,并注重训练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与论证,从而将科学探究能力与严谨求实的学科品格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品格。他还对浙江省科学中考试题进行深度剖析,精准概括其特点和命题趋势,为中考复习备考指明了路径。
此次研训活动以课堂为基、以专家为引,实现了从教学实践到理论建构的闭环提升。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学课程改革,优化备考策略,在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不断探索,共同推动浙江省初中科学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