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暨十大名村研究成果发布 花园村蝉联全国第一和十大名村
2024/2025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暨十大名村研究成果发布
花园村蝉联全国第一和十大名村
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2025第三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举行,大会以“农文旅康深融合 共富共享促振兴”为主题,通过与权威对话、与标杆同行、与机遇握手、与未来共鸣,致力打造一个汇聚全国“三农”顶尖智慧的顶级平台。
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应邀出席并受赠《花园·薪火赋》和《皇城村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花园村党委委员、花园集团副总裁邵鸿轩代表组委会发布2025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案例。花园智汇公司申报的《智慧花园未来乡村数字化综合应用系统》案例榜上有名。花园联合党委副书记金光强、花园村党委副书记郭进武参加。
开幕式上,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课题组结题发布2024/2025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暨十大名村研究成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浙江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以CPPC96.52的成绩居榜首,再度荣登全国第一和十大名村。【自力更生 与时俱进】山西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CPPC96.43和【春风起源 改革地标】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CPPC96.39分列第二和第三。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新市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四川省彭州市龙门镇宝山村等分列前十。同时,浙江花园村等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前十位的村庄,单列为2025“十大名村”典型索例。
据悉,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课题组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科普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情报网数据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婺源严田乡村振兴研究院、北京红色瑰宝文化发展中心、北京联村村信息咨询中心、国土名片网—天下口碑数据库联合组成。
花园村原本是个穷山村,1978年,人均年收入仅87元。1981年,花园村领头人邵钦祥创办蜡烛厂和服装厂起步,找到“以工强村”的致富道路。40多年来,邵钦祥怀着“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幸福富裕生活”的理念,一边办企业,一边搞建设,走出“以工强村、以商兴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让花园村实现从穷到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村到城的华丽转型。如今,花园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应有尽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百姓生活和美幸福,家家住新房,人人有保障,成为了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
2003年6月5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浙江拉开序幕。同年6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来到花园村视察并称赞“花园真好”,要求先富起来的花园村做好带头示范,带动更多的村庄共同富裕。20多年来,花园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立足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心,经过2004年10月和2017年3月两次“一村并九村”,贯彻“先富带后富、强村帮弱村、共富更要共享”理念,带领周边18个村深入推进实施“千万工程”,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书写了花园发展变化最大、经济发展最好、产业提升最快的20多年,让花园村成为了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未来乡村优秀村、共同富裕先行村,在《2022/2023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重点名录研究报告》中首次荣登全国第一。如今,浙江省“千万工程”展示馆就坐落在花园村。
40多年来,花园村以产业兴旺为前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军民融合与新动能、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产业,拥有上市(含被收购)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如今,花园村打造了全球最大维生素D3、世界最大宽幅铜板带、全国领先新型墙体材料、填补浙江空白的高性能铜箔、全省领先的智能化全自动新型建材等生产企业,以及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和全国最大名贵木材交易集散地,并建成了全国最大村级医院、学校、商场等。
2016年7月1日,花园村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多年来,花园村还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十大名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上百项省级以上荣誉。2024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786亿,拥有个私工商户3050家,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2万元,12平方公里村域面积内,已吸引6.5万常住人口在此创业生活。
村庄影响力,是指一个村域微观经济体的竞争力、治理力、成长力、形象力、品牌力等综合比较优势与发展禀赋。课题研制有《村庄影响力(CPPC指数)评价体系》作为指标基准,主要包括村庄发展指数(20%)、村庄共富指数(20%)、村庄生态指数(15%)、村庄融治指数(15%)、村庄文明指数(15%)、村庄口碑指数(15%)等六项指标,并利用课题组成员20多年长期关注、参与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积累的动态数据。课题研究成果每两年为一个发布周期,此次发布的是综合得分84分以上300个重点名录村庄,而“十大名村”则每五年为一个发布周期,仅供从事和关心“三农”工作及乡村振兴发展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