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花园大厦    邮编:322121

传真:0579—86270288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花园动态>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智慧赋能实现新发展 ——主题大讨论心得体会之六

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智慧赋能实现新发展 ——主题大讨论心得体会之六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数:118

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智慧赋能实现新发展

——主题大讨论心得体会之六

 

智建市场  服务民生

◎花园粮油商贸公司总经理陈刚

为深入学习贯彻花园集团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剖析“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智慧赋能实现新发展”主题大讨论核心思想,花园粮油商贸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开展广泛讨论。

一、凝聚共识,把“繁荣花园”理念贯彻到市场工作中。

“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榜样”“持续深化‘身在花园爱花园,我为花园作贡献’理念”等相关倡议,为我们单位指明了方向。作为服务民生的窗口,花园粮油商贸公司管理的花园菜市场是连接村民生活的前沿阵地,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和管理创新;要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把“菜市场是花园的一部分,繁荣花园有我的责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聚焦创新,推动“智慧菜市场”建设提质增效。

结合会议精神中提到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主动对接花园集团智慧管理平台,推动菜市场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电子秤、溯源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等,提升交易透明度和食品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探索“数字管理+精准服务”模式,如引导摊位使用电子支付,实时监控客流与品类供需,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民化。此外,还可开发“花园菜市通”小程序,方便居民在线查看菜价、预约配送,更好发挥菜市场的服务效果,实现科技赋能民生。

三、树立标杆,激励员工形成“创新争先”的氛围。

“要做就要做最好”,这本就该是员工应持有的工作态度,促使员工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我们将树立“微创新”导向,鼓励员工提出改善经营环境、优化服务流程的建议,如设立“金点子建议箱”、评选“智慧摊主”等,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借鉴优秀企业经验,引入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训,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员工活力,让每一位员工成为“智慧菜市场”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

四、服务导向,增强百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创业在花园、致富在花园、消费在花园”应该成为每个花园人的共识。科技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民生,花园菜市场不仅是农副产品交易场所,更是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空间。为了使更多人到花园菜市场消费,我们要通过提升服务体验,如设立“一站式投诉处理机制”、打造“暖心志愿服务岗”、开展“智能菜品推荐”等方式,让消费者不仅“看得见”,更“用得上”“感受好”,真正实现“智慧赋能”的发展初衷。

科技创新是引擎,智慧赋能是路径,发展升级是目标。我们要将学习精神落地到岗位中、细化到行动上,建立“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节点推进”的执行机制,将科技创新与市场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确保每一项创新举措可操作、可跟踪、可评估,推动花园菜市场实现高质量、现代化转型。

 

智驱新程  数创未来

◎花园智汇公司总经理、花园集团信息管理部部长诸葛琰

我深刻认识到,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的使命,是从传统的支持角色,转变为通过科技创新为业务赋能、创造价值的驱动者。围绕“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智慧赋能实现新发展”主题大讨论,结合集团业务实际与行业发展趋势,我认为需从以下六大维度系统发力协同推进。

一是战略引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信息管理部必须前瞻性地将技术战略与业务战略深度融合,主动思考科技如何重塑商业模式和优化核心流程,成为集团业务部门和下属企业的战略伙伴,而不仅仅是解决方案的执行者。

二是数据驱动,打通血脉,让数据成为决策“新燃料”。数据是核心资产。信息管理部要致力于打破“数据孤岛”,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台,通过数据分析与AI模型,将数据转化为精准的市场洞察、风险预警和运营优化建议,真正让数据驱动决策,为业务赋能。

三是技术融合,聚焦“云数智”,打造复合竞争力。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 Data)和人工智能(AI)的融合是关键。云提供敏捷底座,数据是生产资料,AI是价值引擎。三者结合能爆发巨大能量,如智能供应链、AI质检等,切实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四是组织协同,打破壁垒,构建敏捷混合团队。拆除信息管理部与业务之间的“部门墙”至关重要。我们将通过组建跨职能的敏捷团队,让双方在项目中紧密协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确保每一个技术项目都精准命中业务痛点,实现高效赋能。

五是安全为基,构建主动免疫的安全体系。安全是创新的基石。信息管理部坚持发展与安全同步,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并将安全内置于系统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确保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六是文化培育,营造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土壤。创新需要文化支撑。信息管理部努力营造容错文化,建立创新孵化机制,鼓励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让创新成为企业基因,激发全员智慧,为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集团发展的“核心引擎”,决定了转型的速度与深度;“智慧赋能”是实现价值的“关键路径”,确保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业务发展;“新发展”是最终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集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下一步,我们将努力使信息管理部成为赋能者,以战略眼光、融合技术、敏捷组织、安全体系与创新文化,将技术势能转化为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动力,助力集团在数字时代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持续改进  精益求精

◎花园园林公司总经理张剑龙

主题大讨论中,“科技创新”和“智慧赋能”引发花园园林公司全员思考。我们日常与泥土、苗木和剪刀为伴,看似离“高科技”遥远,但经过深入思考和碰撞,我们认识到,这个主题对我们而言,并非要追求不切实际的黑科技,而是如何用更高效、更聪明、更可持续的方式,把我们手头“种树养花”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这便是我们的“新动力”和“新发展”。

做好藏在细节里的“绣花功夫”

我们没有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平台,“科技创新”体现在对工作细节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上。

精准管理提效益。浇水、施肥、打药,看似重复的劳动,其实大有学问。我们依托手机天气预报调整每周的工作计划,避免在暴雨天浇水,在高温天打药,这本身就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决策;系统记录老师傅们几十年总结的“物候经验”,形成了简单的“养护月历”,便是我们的“知识库”。

优选技术升品质。草花更换不再是简单的“挖了种,种了死,死了换”。我们收集不同草花品种的表现数据,筛选出耐晒、花期长、抗病的“金牌品种”;选苗木注重根系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树冠的美观,从源头上提高植树成活率。

改善工具增效率。淘汰笨重落后的老工具,采购了更轻便、更省力的高枝剪、油锯、绿篱机等,一台高效的打草机,能节省半天的人工,这正是科技赋能的直接体现。

找准定位 协同发力

承接的矿山复绿台阶区域种植绿化任务,我们深知边坡复绿、挂网客土喷播等专业领域并不擅长,已外包给专业的施工队伍完成。我们的任务是后续当好“绣花匠”和“美容师”,主战场是开挖好的平台、台阶和排水沟两侧。

树种选择上。不再简单选用常规树种,而是优先选择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且能保持水土的先锋树种(如樟树、桂花、石楠等自己苗圃有的树种)。

种植技术上。计划在树穴中尝试使用保水剂和营养土,就像给树苗配上一个“微型水库和粮仓”,能极大提高在艰苦环境下的成活率。

后期养护上。将把这片区域作为重点监护对象,增加巡查频次,建立简单的成活率跟踪记录,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通过参与这项工程,我们体会到,“智慧赋能”不仅是自己有多强,更是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并能与专业力量高效协同,在属于自己的环节上发挥出最大价值。

心得体会与未来展望

主题大讨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一种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智慧赋能”是善于学习、善于利用现有工具和资源、善于总结经验的思维能力。

多走出去。到优秀的园林公司或项目上观摩,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学点实实在在的新技巧、好办法。

多试一试。小范围内,试点使用一些像保水剂、新型有机肥、环保农药等新产品、新资材。

多记下来。把日常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记录下来,形成我们自己的“作业指导书”,让老师傅的经验和新技术、好方法都能传承下去。

花园园林公司将继续扎根泥土,默默耕耘。我们相信,只要秉持“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改进、多学习,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花园集团的号召,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花园集团描绘出更加生机盎然的绿色底色。

 

科技兴农  生态富民

◎花园农发公司董事长吕健

花园农发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使命,依托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近年来,公司通过深化科技创新、拓展产业链条、赋能农户共富,走出了一条“科技强农、数字兴农”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智慧农业的标杆企业。

一、科技筑基,打造智慧农业“云大脑”。

花园农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主导研发的“花园智慧农业云平台”。该平台集成数字花园、物联监控、智慧种植、绿色追溯等8大功能模块,通过287个环境传感器、37个高清摄像头和215套智能控制设备,实现对120亩核心农业园区的全方位精准管控。

数据驱动精准农事。平台实时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及盐分等参数,结合AI算法自动触发灌溉、通风、降温等操作。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温度异常时,湿帘风机系统自动启动,将环境调控至作物最佳生长区间,人力成本降低30%

全流程绿色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数据,公司多类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健园”牌果蔬获评“浙江省名牌农产品”,品质溢价达10%以上。

二、产业链延伸,助力农旅融合激活生态价值。

花园农发公司以智慧农业为核心配合花园旅游公司,深度融合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构建“一产提质、三产增值”的发展模式。

科技赋能农旅场景。在花园天香湾景区内,智慧玻璃温室与13座连栋大棚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可通过可视化系统观察作物生长,参与数字化种植体验;园区配套紫藤长廊、沙滩休闲区等景点,农文旅产值持续攀升。

品牌化运营提升附加值。助力开发亲子研学、农耕实践课程,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提升旅游收入。

三、未来布局,瞄准三大战略方向。

为巩固智慧农业领先地位,花园农发公司规划如下发展路径:

技术深度迭代:引入北斗导航、无人农机等装备,推动“无人农场”落地;探索作物生长模型与气候预测融合,构建灾害预警系统。

低碳农业实践:推广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技术,降低资源消耗,目标实现化肥农药减量30%、节水40%,打造“碳中和”认证农场。

深化二产布局:构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体系,为突破初级农产品附加值瓶颈,公司未来将重点打造“智慧加工链”,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构建“种植—加工—品牌—消费”的全产业链闭环。

“人力耕种”到“云上耕耘”,花园农发公司以科技创新重新定义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革命。未来,花园农发公司将继续以数字技术为笔,以万亩田园为卷,书写科技兴农、生态富民的新篇章,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花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