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花园大厦    邮编:322121

传真:0579—86270288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花园新闻>全国“村长”论坛四个分论坛 聚“村长”智 解发展题

全国“村长”论坛四个分论坛 聚“村长”智 解发展题

发布时间:2021-06-11 点击数:5580

全国“村长”论坛四个分论坛

聚“村长”智 解发展题

编者按:6月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组织代表和“三农”学者专家参加了第二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四个分论坛,聚焦“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 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主题,围绕基层党建、共同富裕、智慧乡村、投资合作等重点领域,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分论坛

以“党建”为钥匙  解乡村振兴难题

6月6日上午,以“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分论坛在花园雷迪森大世界举行。东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柳尊科参加并致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贾广东发表主旨演讲。与会专家学者以及村干部聚焦“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主题,深入探讨乡村振兴建设之道,各抒己见,从理论研究的高度和实践工作的角度给予了精彩阐述,场面热烈、观点新颖,赢得了阵阵掌声。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村工作重点由脱贫攻坚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农村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乡村振兴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柳尊科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取得乡村振兴的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柳尊科详细介绍了东阳市农村基本情况,同时指出,东阳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东阳”特色的党建引领之路。

贾广东阐述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他指出,要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苦下功夫,趟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论坛上,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村党委书记章联生、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五星村党委书记杜一宝、陕西省韩城市晨钟村党委书记全中心、山东省日照市陵阳街社区党委书记马先富等多个党建先进村从基层组织建设、党群关系、村民服务与保障、产业发展与规划等角度,切身实际分享了自己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与会专家、村干部与嘉宾互动发言,对村庄发展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一一探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各地基层党组织应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发挥农民的作用和创造性,将党建引领与乡村治理有效深入结合,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多元乡村治理模式。同时,加强党建制度的适用性和创新性,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党务工作责任制、党员绩效考核制度,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


“建党百年与共同富裕”分论坛

探寻共同富裕“密码”

6月6日上午,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科研爱好者以及各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省共同富裕百村联盟村党组织书记等共计150多人,参加了以“建党百年与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分论坛。

省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省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邵峰以《共同富裕的浙江经验》为题,在阐明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浙江经验。他提出,下一步要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深化重点人群共建共享与低收入农户重点帮扶。

省农村发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学会副会长傅德荣以《中国乡村的百年跨越》为题,梳理了自清朝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阶段主要的“三农”政策脉络,为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历史证据与经验。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以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农村创业的新农人。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建设资金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在乡村品牌建设、推介活动等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创新经营模式。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以《数字技术赋能助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题,首先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的实质与运行机理,进而提出中国数字乡村的建设内容与实现路径,最后全面剖析了花园村“智慧花园”数字乡村建设案例,为建设数字乡村提供了有益对策。

省政府咨询委委员、省农科院研究员胡豹以《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题,基于理念导向、趋势导向、问题导向与改革导向绘制了共同富裕“四张图”,总结了我省8类24项助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创新经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


“数字中国与智慧乡村”分论坛

聚焦数字乡村 分享智慧经验

“‘智慧花园’通过开发APP、建设数字运营中心的‘花园大脑’、在每家每户门口张贴‘花园码’等方式,链接每一位‘花园人’和希望了解并共同管理花园村的外来人员。通过多种类信息的接入,搭建了一个基础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从而建立花园的物联网,此外还建设了‘数字乡村智能运营中心’和一系列的智慧化应用……”

6月6日下午,花园村党委副书记、花园生物公司董事长邵徐君在以“数字中国与智慧乡村”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分享了“智慧花园”建设的相关经验。来自省农业农村厅、浙江大学、华为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纷纷围绕论坛主题作精彩演讲。

“当前,我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是68.8%,全国及东部分别是36%、41.3%,浙江省走在全国前列……”论坛上,来自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朱华潭对我省数字三农改革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他在演讲中提到,近年来,通过搭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搭建省数字乡村协同应用平台“11151”架构等,我省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省已开展两批共163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1062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加速融合。此外,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融合、行业监管数字化水平、公共服务在线化等都在不断提升发展中。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金小刚聚焦乡村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细致探讨。他认为,许多农村的发展面临农民老龄化、边缘化等问题,但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让广大用户参与的群体智能发展,能有效推动乡村数字化进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丽花园的称赞和向往,“希望我的家乡变成未来的‘花园’,期待看到更多像花园这样富裕的农村。”

现场还举行了乡村振兴数字金融相关签约仪式,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工商银行金华分行与花园村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接下来,通过金融服务进村入居、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等形式,合作双方将为“三农”、小微企业等创造有利发展条件。


“村庄投资与合作发展”分论坛

各地强村富民“花样”多

6月6日下午,在以“村庄投资与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基层代表、少数民族村级负责人代表、相关学者专家围绕村庄发展经验、经营项目推荐等内容进行交流和研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长云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乡村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乡村投资现在有政策,需求增长牵引产业发展,消费需求分化、需求结构升级与小众型产业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强乡村发展载体建设等五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发展风险明显增加等挑战。要跳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的思维局限,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制度、承包地“三权分置”等,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哈尔滨市团结镇红光村党委书记、红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在山介绍,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是村企合一的集体企业,全体村民都是股东,今年是建村建企66周年。企业从小型锅炉厂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工业锅炉和风电塔架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在,红光村集体经济更加壮大,没有贷款和外债,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退休村民都有社会统筹养老保险。

台州市路桥区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表示,多年来,方林村始终坚持“基本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致富理念,把强村与富民结合起来,健全机制,充分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热情,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200万元,市场成交额208亿元,人均纯收入超11万元(不包括股权分红)。在发展中,该村做到了“五化两坚持”:“两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五化”就是产业多元化、村庄生态化、村民福利化、治理科学化、村民知识化。未来,该村将以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为动力,以“一图五新”为抓手,打造一图全面感知方林,实现村级经济新发展、村民福利新保障、村庄治理新格局、生态文化新面貌,建设现代化新方林。